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站内搜索:

语言文字工作知识

时间:2015-09-16 14:11:4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都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树立和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序言
世界上的语言种类
目前据学术界估计世界上约有2500~8000种语言,其中经过学者系统研究的语言只有500多种,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40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中国语言的种类、分布和使用人口
除汉语外,从语言学意义上可将少数民族语言分为6类,分布于987个行政区划,使用人口约5,835万人:
   (1)汉藏语系:623行政单位,4,159万人
        藏缅语族:418行政单位,1,384万人
        侗台语族:241行政单位,2,165万人
        苗瑶语族:319行政单位,610万人
   (2)阿尔泰语系:259行政单位,1,439.4万人
        突厥语族:136行政单位,985万人
        蒙古语族:156行政单位,450万人
        满通古斯语族:53行政单位,4.4万人
   (3)南亚语系:33行政单位,43万人
   (4)南岛语系(回辉语): 2行政单位,0.6万人
   (5)印欧语系(塔吉克语、俄罗斯语):11行政单位,3.4万人
   (6)朝鲜语:168行政单位,190万人
 
汉语有多少种方言?
现代的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
(1)北方方言,使用面积和使用人口超过全国的70%。北方方言内部又可分为4大次方言:华北东北次方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次方言(包括山西、山西、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西部),西南次方言(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江淮次放羊(分布在长江下游两岸地带)。
(2)吴方言,分布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
(3)赣方言,分布于江西大部。
(4)湘方言,分布于湖南大部。
(5)客家方言,散布于广东、福建、江西、台湾、广西、四川、湖南。
(6)闽方言,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东部和雷州半岛。闽方言内部可分为闽东(福州话)、闽南(厦门话)、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莆仙(莆田话)等次方言。
(7)粤方言,分布于广东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部和南部,香港、澳门。
 
常用的汉字有多少个?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总数量不断增多。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有4600字,东汉的《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南朝的《玉篇》收字16,917个,到唐宋时增加到22,726个。宋代的《类篇》收字53,156个,《集韵》则收字53,525个。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收字44,904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中华字海》则收字86,000个。
但是,现代常用的汉字并不多。据统计,几部有影响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用字量是:《毛泽东选集》4卷共用字2981个,老舍《骆驼祥子》用字2413个,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用字2808个。传统老三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用字2000多个。1988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量大体是3500字,其中小学识字量2500个。除了特别的人名地名用字和偶见的文言用字外,平时阅读和使用的汉子都在3000字左右。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1949年5月29日,吴玉章根据中央刘少奇同志指示,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文字改革座谈会。
    1949年9月1,毛泽东指定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等共同组织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10月10成立。
    1951年2月5,在周恩来指示下,下设在中央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3年10月1,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成立。
    1954年12月23,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
    2000年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12年颁布《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成就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新中国的语言规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4年公布,到2000年,全国能说普通话的人口比例为53.06%,其中城镇的比例达到66.03%;全国主要使用简化汉字的人口比例为95.25%;全国会和基本会认读与拼写汉语拼音的人口比例为68.32%;全国能用少数民族语言与人交谈的比例为5.46%。这些数据表明:
    (1)普通话在全国已接近普及,而在城镇已达到普及。
    (2)简化汉字已被全国绝大多数人所使用,在文字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
    (3)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
(4)民族语言受到有效保护和自由使用。
    (5)彻底完成白话文运动。
    (6)汉语标准语的规范程度更高,其语言活力更强,在语言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凸显。   
    (7)研制并推行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更高,语言文字使用更加规范。
    (8)语言信息处理和文字信息化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9)法制建设成效显著,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10)主体性与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和谐语言生活基本形成,这是新中国语言规划的最大成就。
    (11)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事业发展、文化传播和交际便利等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规划纲要》确定的七大任务和十六项重点工作
七大任务: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督检查和服务;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
十六项重点工作: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语言数据库和语料库建设;语言国情调查;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督检查和服务;国家语言应急服务和语言援助服务;手语盲文规范和推广;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各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抢救和保护;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合作交流。
 
什么是和谐的语言生活?
和谐的语言生活这是针对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的语言文字的工作环境来提出的。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度,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源,但也存在着或显或隐、或锐或缓的多种语言矛盾。对这些语言矛盾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就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发生语言冲突,语言财富变成“社会问题”。我们讲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实际上就众多的语言之间要达到和谐,也就是说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语言文字以及我们的汉语和外语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和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意识,树立科学的语言观,特别是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观和语言发展观,处理好中华各语言、各方言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本土汉语与域外汉语的关系,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返回首页